大王椰子
Roystonea regia (Kunth) O.F. Cook
≡Oreodoxa regia Kunth in Nov. Gen. Sp(. quarto ed.) 1 :305. 1815.

植株高15-20m。茎直径35-40cm,基部及中部膨大,膨大的部分直径50-60cm,环状叶痕明显或不明显,宽约5mm,节间宽4-5 (-10) cm。叶7-12片聚生于茎顶;叶鞘长1. 8-2m,绿色,无毛;叶柄长约70cm,基部宽16-18cm,下面圆,上面具沟槽;叶轴长3. 5-4m,下面圆,上面中下部平,中部以上具纵棱;裂片超过200对,在叶轴一侧排列不规则,指向不同方向,排成多个平面,条状披针形,长约1m,宽4-5cm,边缘全缘,先端渐尖或浅二叉裂,中脉在上面突起。花序三回分枝,长1-1. 5m;先出叶鞘状,两侧扁,长约60cm,宽约15cm,先端具长约5cm、三角形的喙,被白色蜡质及稀疏的棕色鳞秕;花序梗长10-15cm,压扁,基部宽约20cm,抱茎;其上的苞片长筒状,长1. 4-1. 5m,基部窄,向上变宽,先端具喙,绿色,表面略具白色鳞秕;花序轴长1. 1m,连同各回分枝均淡黄色;生于分枝基部的苞片钻形,长1-3cm;1回分枝多数,排列密集,长0. 5-1m,基部膨大,向上略曲折;末回分枝长12-18cm,基部略膨大,上部曲折;雄花:萼片圆形至肾形,长约0. 5mm,宽约0. 8mm,边缘膜质,背部隆起;花瓣长圆形,长4-4. 5mm,宽约2. 5mm,边缘全缘,先端渐尖;花丝长约3. 5mm,基部扩大,向上曲折,花药长约2. 5mm;退化雌蕊球形,直径约1mm。雌花:萼片阔卵圆形至圆肾形,长1. 5-2. 5mm,宽约2mm,先端截形或急尖;花瓣阔披针形至卵形,长约3mm,宽2-2. 5mm,基部合生,先端渐尖;退化雄蕊6,合生成筒,黄色,先端具6枚三角形的齿;雌蕊球形至卵球形,长约3mm,柱头3裂,裂片直或外弯。果球形至倒卵球形,长约1. 2cm,直径约8mm,先端圆,宿存柱头位于侧面或近基部。种子1,球形,直径约6mm,两侧压扁。花期:花期:12月至翌年3月;果期:翌年4月-7月。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 (王晖1130) 。深圳市各公园、城市绿地及住宅小区常见栽培。
分布:原产美国南部 (佛罗里达) 、加勒比海沿岸及岛屿。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 (南部) 和云南 (南部) 常见栽培。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栽培。
用途:种子在原产地作为猪饲料;植株挺拔美观,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园林观赏树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50页
4168
4168
4168
图 44 大王椰子 Roystonea regia
4168
图 44 大王椰子 Roystonea regia
1. 植株,示茎、茎上的环状叶痕,叶及圆锥花序;2. 叶中部的一段,示叶轴、裂片及裂片的排列方式;3. 圆锥花序分枝的一段;4. 雄花;5. 雌花;6. 果序的一部分;7. 核果并示侧面的宿存柱头;8. 核果的另一侧面。(李志民绘)
1. 植株,示茎、茎上的环状叶痕,叶及圆锥花序;2. 叶中部的一段,示叶轴、裂片及裂片的排列方式;3. 圆锥花序分枝的一段;4. 雄花;5. 雌花;6. 果序的一部分;7. 核果并示侧面的宿存柱头;8. 核果的另一侧面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